简介
一串悲凉的歌声诉说着蜘蛛城的历史预言。战国时期,处于密林围抱的蜘蛛城,地形复杂,敌军攻来此地,必然迷路,因此城主稳坐城楼,指挥若定,四面排出大将御敌,可保此城固若金汤。大将鹫津武时(三船敏郎 Toshiro Mifune 饰)和副将三木因为平叛得力,准备回城领赏。途中,二人阴错阳差走入了密林深处,偶遇一白发老妪弹琴吟唱。他们觉得此事蹊跷,怀疑是敌方故布疑阵,因此上前以武力逼其就范。但此人却预言鹫津将夺城主之位,三木之子也将继承大统,正当两人将信将疑之时,此人化作一道白光销声匿迹。此后,回到城中,鹫津做了北城城主,但念及预言,心有不甘,于是在妻子浅茅的怂恿下,弑君,自立为蜘蛛巢城城主,然而这才只是预言的开始……
黑泽明的电影《蜘蛛巢城》和《乱》有着一种令人难以抵挡的魅力,在所有搬上银幕的莎士比亚戏剧当中,这两部片透射出一份独特而深刻的意蕴。可以说这是黑泽明基于莎剧一次极为成功的再创造,把中世纪欧洲的故事移植到同样混乱的日本战国时代,去其形式,却紧紧地抓住了莎剧中最为深刻的悲剧内涵。人性之悲,陷于欲望之中无法自拔,这一点可以说是人类的共性,黑泽明用其深邃的眼光和人道主义精神剖析了隐藏于人性背后的罪恶,而这一点正是莎剧的魅力所在。众所周知,舞台剧的出彩之处,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美妙的台词,但当把它拍成电影时,台词却成了许多改编者无法摆脱的囹圄,因为电影首先给我们呈现的时一个视觉的世界,其次才是听觉的世界,正如达·芬奇所说:“被称为心灵之窗的眼睛,是人的理解力的主要工具,它使人人最充分地和丰富地欣赏自然界中无限的创造;而耳朵是次要的,因为它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能听到眼睛所已经看到的事物。”尽管莎剧的台词如此曼妙,照本宣科无疑却不适合电影的形式,黑泽明给我们呈现的是另一种曼妙,一种台词被视觉化的美,史诗式的场面、美丽的画面,以及动静结合、错落有致的情节,让被电影化的莎剧焕发着别具一格的生气。
《蜘蛛巢城》改编的是莎士比亚的《麦克白》。这部片几乎可以看作是黑泽明前期的颠峰之作,深焦点技术的应用,让人清楚地界定了片中的每一个细节,兴奋的情绪,独具特色的运动镜头,让这部片具有少见的亲和力。影片的音乐以长笛为主,广泛地运用日本的“能乐”,极具民族特色,结构平衡,场面壮观。相比之下,《乱》相对冷静许多,少有黑泽明以往的拭擦镜头,只是简单的蒙太奇剪接,不过华丽的色彩、奇妙的音乐,给人带来不一样的震撼,这部片改编自莎剧《李尔王》,糅合进了日本战国时代毛利元三子折箭的故事,寓意深刻,令人深思。这两部片对于人性的刻画,都极为成功,闪现着不朽的光辉。